
宫(拼音:gōng),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 。最早见于甲骨文 。本义是房屋,后引申围绕、宗庙、神庙、学校等意义。
(基本信息栏来源: )
象形字。从宀,像房屋之形;从或吕,像有几个室的样子。本像居室相连相通,后来为了便于书写,就把两个“口”分开,进而上下重叠。在周代金文中,把代表居室的方形写成圆形,战国文字中又写成三角形。大篆和小篆写法一脉相承,都是在本来分开的两个“口”中间加上一个短竖,使两个“口”上下相连。新中国成立后规定“宫”为旧字形应废弃掉,而“宫”为新字形可以使用。本义是房屋。《易·系辞下》:“上古穴居而野处,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。” “宫”本泛指房屋,秦汉以后专指帝王所居住的房屋(“宫”还有围绕、宗庙、神庙、学校等意义)。
词性
释义
英译
例句
例词
名词
古代对房屋、居室的通称。
house
唐韩愈《太原府参军苗君墓志铭》:“遗资无十金,无宫以为归,无族亲朋友以为依也。”
秦汉以来,特指帝王之宫。
palace
《吕氏春秋·知度》:“古之王者,择天下之中而立国,择国之中而立宫,择宫之中而立庙。”
古代贵族妇女的卧室。
boudoir
清俞正燮《癸巳类稿·管氏三归义》:“《白虎通》云:卿大夫一妻二妾,一妻则一宫。”
借指帝王、后妃。
emperor;empress and imperial concubines
唐杜甫《八哀诗·故司徒李公光弼》:“二宫泣西郊,九庙起颓压。”
宗庙。
temple
《诗·召南·采蘩》:“于以用之?公侯之宫。”
泛称神殿、佛寺、道观等庙宇。
唐韩愈《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》:“州经乱,无孔子庙,公至,则命筑宫,造祭器,率博士生讲读以时。”
棺材。
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:“太尉熹告谥南郊,司徒欣奉安梓宫,司空鲂将校复土。”
古称学校。
《诗·大雅·思齐》:“雝雝在宫,肃肃在庙。”
人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或娱乐用的房屋、场所的名称。
少年宫、民族宫、劳动人民文化宫
围墙,院墙。
《仪礼·觐礼》:“诸侯觐于天子,为宫三百步,四门,坛十有二寻,禁迎影深少蒸茅键四尺,加方明于其上。”
古代五刑之一。宫刑;施宫刑。
宋无名氏《李师师外传》:“内押班张迪者,帝所亲幸之寺人也。未宫时,为长安狎客,往来诸坊曲,故与李姥善。”
古代历法以周天三百六十度的十二分之一即三十度为一宫。古代划分星空的区域亦称为宫。
清龚自珍《〈春秋决事比〉自序》:“向所谓出没隐显于若存若亡也者,朗朗乎日月之运大圜也,四宫二十八宿之摄四序也。”
古代五声音阶的第一音级。
唐柳宗元《乞巧文》:“骈四骊六,锦心绣口;宫沉羽振,笙簧触手。”
古代音乐术语。指以宫声为主的调式。
宋周邦彦《意难忘》词:“知音见说无双,解移宫换羽,未怕周郎。”
中医学术语。指五脏之神所在的部位。
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阴之所生,本在五味;阴之五宫,伤在五味。”
妇女子宫的省称。
womb
刮宫、宫颈炎
通“躬纸轿棕凶”。犹言身。
body
明汤显祖《紫钗记·回求仆马》:“花星有喜不为孤,身宫所恨悭奴仆。”
通“官”。官府,官舍。
local authorities
《谷梁传·桓公十四年》:“甸粟而内之三宫。”
姓。
宫之奇
动词
居住;栖息。
house
宋叶适《瑞安县重修县学记》:“若但竖数十屋而宫,群数十士而饭,而曰教养尽是矣,何其易也!”
围绕。
surround
宋晁补之《酬李唐臣赠山水短轴》诗:“大山宫,小山霍,欲识判白订山高观石脚。”
指营建宫室房屋。
宋王安石《扬州龙兴寺十方讲院记》:“尝出而过焉,庳屋数十椽,上破而旁穿,侧出而视后,则榛棘出人,不见垣端。﹝慧礼﹞指以语予曰:‘吾将除此而宫之。’”
(参考资料: )
室也。从宀,躳省声。凡宫之属皆从宫。居戎切。
室也。
释宫曰。宫谓之室。室谓之宫。郭云。皆所以通古今之异语。明同实而两名。按宫言其外之围绕。室言其内。析言则殊。统言不别也。毛诗。作于楚宫。作于楚室。传曰。室犹宫也。此统言也。宫自其围绕言之。则居中谓之宫。五音宫商角徵羽。刘歆云。宫、中也。居中央。唱四方。唱始施生。为四声纲也。
从宀。躳省声。
按说宫谓从宀吕会意。亦无不合。宀绕其外。吕居其中也。吕者、?骨也。居人身之中者也。居戎切。九部。
《唐韵》居戎切。《集韵》《韵会》居雄切。《正韵》居中切。𠀤音弓。《说文》:室也。从宀躳省声。《白虎通》:黄帝作宫室,以避寒暑。宫之言中也。《释名》举劝:宫,穹也。屋见垣上穹隆然也。《诗·大雅》:雝雝在宫。《周礼·内宰》六宫注:妇人称寝曰宫,宫者,隐蔽之言,天子谓之六寝。
又《礼·儒行》:儒有记腊酷一亩之宫。注:宫,墙垣也。《仪礼·士昏礼》:母戒采坑嘱女曰:夙夜无违宫事。古者,贵贱所居皆得称宫,至秦始定为至尊所居之称。
又宗庙亦曰宫。《诗·召南》:于以用之,公侯之宫。孔氏曰:可以奉祭祀曰事,祭必於宗庙曰宫,互见其义也。
又学名。《礼·曲礼》:诸侯曰頖宫。注:谓半於天子之宫也。
又官名。《周礼·天官》:宫正掌王宫之戒令纠禁。
又五音中声曰宫。《前汉·律历志》:宫,中也。居中央,畅四方,倡始施生,为四声纲。《史记·乐书》:宫,土。音声出於𦜉,合口而通之,其性圆而居中,五声、六律、十二管还相为宫也。注:宫为君主之义,当其为宫,五声皆备。
又腐𠛬曰宫。《书·吕𠛬》宫辟注:宫,淫𠛬,次死之𠛬也。《礼·文王世子》:公族无宫𠛬,不翦其类也。
又环也。《尔雅·释山》:大山宫,小山霍。注:宫,谓围绕之。《礼记》曰君为庐宫之,是也。
又《周礼·春官·小胥》:正乐县之位,天子宫县。注:宫县,四面县也。
又姓。《左传》虞宫之奇,战国宫佗。
又北宫、南宫俱复姓。
又守宫,木名。《尔雅·释木》:守宫槐。
又守宫,蜥蜴名。别作𧎡。
又叶古黄切。音光。班固《张敖铭》:功成德立,袭封南宫。垂号万期,永保无疆。
又叶古元切。音涓。《黄庭经》:自高自下皆眞人,玉堂绛宇尽元宫。人音然。
(书法来源: )
字头
小韵
反切
声母
韵母
韵目
韵部
等
声调
四呼
韵摄
上古音系
宫
弓
终
广韵
宫
弓
居戎
见
东三
东
三等
平声
开口
通
中原音韵
宫
工
见
东锺合
东锺
阴平
合口呼
洪武正韵
宫
弓
居中
一东
东
平声
分韵撮要
宫
公
见
东
第六东董冻笃
阴平
(音韵资料来源: )
◎ 赣语:gung1
◎ 粤语:gung1
◎ 韩语:KWUNG
◎ 越南语:cung
相关文章推荐:
后汉书 | 李师师外传 |